Sunday, October 29, 2006

一夜如此

靜謐的夜,合上綠色的書皮,從昆布的『移動書房』走出來。點上一根煙,拉開寢室的房門,走到電梯的過道,透過半開的窗戶:高樓已經歇息,平房已經歇息,道路已經歇息,大地已經歇息。偶爾仍有車輛在這靜謐中穿行。呼呼而過,低沉、壓抑、急促而遲鈍(是我的感覺器官,耳,眼)。遠處的幾溜桔黃的路燈和高樓頂上的各色的廣告燈依然明亮著。近處工地門口的高燈照出門的輪廓和熟睡的工地臨時建築,燈光煞白,影像層叠。我的眼睛有些模糊,模糊使我把眼前的一切溶合——暗的、亮的、暗與亮之間的模糊的,一片。擡頭凝望天空,漆黑無窮,等等,我定了定神,那是北斗,一顆,兩顆…只有六顆?數著北斗,眼睛漸漸適應了比之剛才室内暗淡的光線,哦,好多星星呢!北斗的斗柄向下墜得厲害,那是北,這是北京的深秋。很久沒有這樣靜靜地凝望深夜的天空。想起指月亮會被割耳朵的故事。那是奶奶給我講的唯一的故事,今天電話回家,問及奶奶身體健康狀況,媽媽說:衰了。而不是以前一直不變的回答:你奶奶就老樣子。後來,媽媽補充一句說:今年沒有往年好了。奶奶今年應該八十一吧。


近兩日收到Tao.Sir. ——一位經濟研究者(Tao自語),一位在我的學習中給我巨大幫助的人,遠自英倫的郵件十來封。大多是國内應得而不可得之訊息,亦有Tao對諸現象的個人見解。其中有兩個問題一直在我腦海中盤旋:一是:中國孩子爲什麽沉迷與網絡遊戲?第二個問題是在出行途中問自己的:人們爲何而動?——似可解決第一個問題。

About why Chinese kids are so induldged in games? … …

我的一些基本的想法。現象的三個角色:學生自身、提供上網條件的環境(網吧或家裏)、學校教育及家庭教育包括同學朋友之間的影響
首先,愛玩是孩子的天性。其次,上網玩遊戲不是“抓子兒”,隨便揀幾個石子兒就能玩,得有錢才能玩。第三,得有時間去玩。孩子喜歡玩又有了時間又有了錢,自然就玩去了。但是他們不一定就玩網遊,還可以玩建模,玩集郵,旅遊… …所以除此三個條件,就剩下網遊自身的性質了及它的替代品狀況。
愛玩的天性:這個沒什麼說的了,我們都有體會。呵呵。
錢的得來:家人給(多,則縱容。家庭結構?);朋友借(得還錢,還是家人給的,中學生想來借不了幾個錢吧);偷東西賣等等(違法犯罪)。(好像極少有為玩網遊而打工掙錢的)
時間:週末、節假日(往往作業作不完,做不好...);蹺課;通宵不歸家
網遊性質:這個厲害!CS這種遊戲多是團隊協作,有競爭有殺戮,不過能讓你欲罷不能的是它讓你“不服那口氣”——憑什麼我一出來就被別人暴頭?!而像魔獸這樣的網遊見過不少沉迷的(大學生),我沒有玩過,聽說是裝備一級一級升,也是讓人欲罷不能——這比幾何論證簡單多了,或者有趣多了。他們是這樣感覺的嗎?不知道
替代品:玩起來太貴;需要那麼點點的“智商”——不願動腦經;關鍵一點還有那些替代品生意沒有開發網遊,開間網吧來錢吧!
其實即便是孩子貪玩,有了錢有了時間,也不一定沉迷網遊之類。這得看家長和學校教育了。具體怎麼教,我沒有發言權。但是,但是,現在的問題是:大人們也不懂。不懂電腦,不懂合理使用電腦網路,不懂教育引導孩子... ...對自己小孩漠不關心的也不是沒有的(憤怒!)
現象沒有解釋,只是一些分析。
以前我一直想著怎麼避免“農村、農村青少年不被資訊邊緣化”,有了工具沒有用好又是問題。政策難!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[Atom]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