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來是他
下午回中心聼一位日本農業經濟學家的Lecture,題目是:From the Megalopolis-Centered System to the Rural-Urban Balanced Growth (從巨型城市中心體系到城鄉平衡發展模式的轉變)。中心網站上對演講者的介紹很簡單:Prof. Yujiro.Hayami ,Foundation for Advanced Studies o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,Tokyo, Japan。完了。Lecture題目吸引人,這吸引不僅是題目本身,而且是其中呈現出的一種經濟發展過程中的From-To式『轉變』的思考。我一直在思考Agricultural society—Industrialized society這樣的轉變其背後到底是什麽樣子的作用力量,是一種怎樣的歷史必然所至?去之前,在網上搜索了一下,發現此公曾是Connell大學the Lee-Teng-Hui Professor of World Affairs,李登煇在Cornell設立的講席教授職位教授,1995年始。之前談到農業經濟學專業的時候,昆布說李登煇也是學此專業的,在Cornell拿得Ph.D,當時沒有在意,沒有想到李不僅是Cornell的農經Ph.D還在母校設立了金額達$2.5 million的講席教授職位。有趣,於是,帶著我的疑問和對Yujiro Hayami先生的好奇,我就去了。
下午三點的講座,我到的時候兩點四十,只有鄧Sir和另兩人在調試講臺設備,其中一位問鄧:牛人?鄧答:非常牛!當時我想,這大概是鄧Sir隨口一答吧!不多時,Prof.J.K.黃和一個老頭進來了,兩人嘴裏咕咕叨叨:/mai’bang/?見那個一米六左右的老頭又是比又是劃的,老黃認真的聽著,老頭隱約說什麽:in chinese. 我想可能是什麽詞的翻譯吧,可是老黃反復/mai’bang…mai’bang/的叫人搞不懂,老頭急切的樣子,我也幫不上忙啊~後來還是Prof. L.x張答疑:買辦,及老頭指的colonial administration(哈哈,老頭鬱悶遇到中文不及英文的老黃)。隨後Pro.R..F胡等逐一來到。陣容可觀。講座正式開始,老頭先是勾勒出兩次全球化浪潮對東西方國家社會產業結構的影響。老頭談及的問題中有趣的一點是在第二次全球化浪潮之下,西方的產業結構有從製造業轉向服務及農業的趨勢。農業?這裡,老頭指的是:high-valued Agriculture.對這種高價格(我用『價格』爾不是『價值』,因爲這種高價農產品其價值未必真的高出傳統農業產品)農業產品,我們都有直觀的感受,大型超市裏那些貴得離譜的各式水果便算作這樣的high-valued吧。直觀歸直觀,西方國家的社會產業結構真的有部分在『轉變向農業』麽?這方面就沒有直觀了。因爲沒有直觀所以結論有趣,以後再看看。老頭以自己在菲律宾Laguna省的案例(在老黃及Scott後來與老頭的交流中發現與中國情況有差異。回寢接到NIUNIU的電話詢問上次山東調研有關農戶與收購者協議的詳末,實在記不起來,不過想來是老黃讓查的吧)研究説明講座題目中的『轉變』。我在後來查閲老頭資料的時候,發現今天講的主體在去年老頭CCER的邀請演講—農村 社會 經濟發展中已經涉及。案例論證說社區組織和市場不是替代關係而是互補關係。說在Laguna省社區的信任合作機制是怎樣在建立的。… …當時沒拿講稿複印本,我是現做筆記,老頭的Jinglish確實比較『晦澀』——語音學範疇的晦澀。不過已經比我2004年在人大厛的一次日本學者英文發言要好過百倍。得仔細聼,還不能期望都能聼懂,再加上是學術講座不是故事會,會有思辨邏輯的地方,思考得來又聼不清老頭的話語了。整個講座算是Yujiro.Hayami 老頭的『從巨型城市中心體系到城鄉平衡發展模式的轉變』理論的outline,而我只是聼懂了這outline’s outline.

另,發現以前的一條褲子穿不了,我也能長胖???唉,每天呆在寢室哪有不『大肚腩』的道理。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[Atom]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