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October 05, 2006

談談昆布


『昆布』是別名。得此名已十年有餘,那時初中,電視熱播『火頭仔昆布』,我名中有昆,頑皮的同學就給我取了這的綽號。此同學一直這樣叫我,四年前他去農大修行便少有聯絡,不知現在何如。後來溜網漸多,不少地方需要取定一個網名以便日後訪問,一勞永逸。同時也便於網站主事者明白自己的網站點擊率,同時在綫率種種,便於宣傳以吸引廣告商戶。我便借同學賜的不老不小不男不女的『昆布』作自己的牌號,行蕩網路。


前不久在愛讀愛看愛聼的人們經常光顧的『豆瓣』上偶遇另一『昆布』。十分欣喜,立即去信,彼昆布回信亦是幸會幸會,言語謙禮,很是儒雅。昆布兄的豆瓣頁面滿是他的閲讀體驗,所涉及的書籍門門種種,有歷史,社會,政治,遊記...多是數千字,繁體中文呈于銀屏之上,加上我的顯示字體設置較小,密密麻麻,在伯克日誌泛化為流水賬,簡單充數的今天,這樣數目的文字實在少見。字數多少其實是次要的,重要的是文章的品質。黃小黛在昆布新書《移動書房》品言中對昆布的文章有這樣的評鋻:
...而他除了讓書自己說話,還會貼心的針對原始背景加以註解,讓人輕易了解始末。比方在〈隨意書屋〉中,他描述:
  我很喜歡現代文庫的選書,一面來說它代表了某種形象和威望,另一面我也喜歡它的外觀。我有些現代文庫的老版本,六零年代出版的,今天看起來整體上還不錯。雖然有點古舊,但書體仍然結實,字體清晰,裝訂方式也很好,所以美國出版的書籍能保存的更長久,主要的原因就是和裝禎的方式有關。但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紙張缺乏的時代,美國的書籍市場並沒有因而削弱,反而產生了重大的變革,書籍的銷路愈形擴大,此一變革就是和書籍的裝訂有關。
  之前,所謂的紙面平裝書(即paperback),在歐陸及英國的銷路一直很好,但這種廉價的簡裝書市場在美國卻從未打開。大約在一九三九年左右,在英國創立企鵝叢書的出版家到美國來開辦分公司,開拓美國的市場。我們知道企鵝叢書主要就是出版紙面平裝的經典著作,這其間加上美國同業的競爭,才把Paperback的市場打開來。和貧窮的年代相仿,戰爭期間最好的消遣還是閱讀。
  在我眼中,這便是深度。
  在談日本作家小林紀晴攝影撰寫的《日本之路》時,昆布會帶出台灣作家雷驤的《文學漂鳥》對照呼應,他說:
  和日本之路的風格迥然不同,雷驤的《文學漂鳥》是另一種型態的探索,跨越時空的追蹤。雷驤的文字思路透露著寬鬆無羈的風格,就像他的素描所陳示的影像,有一種渺遠朦朧的美感,他有意無意的保持一個適當的距離,有點寫意的氣味,具備了濃郁的文學氣息。他以一種抒情的步調散步,在不同的時空之下穿梭來往。
  我認為,這便是廣度。...

這幾段文字與其說是黃小戴在賞評昆布的文字,不如說是昆布以自己的文字自介。的確,昆布的文章就是這樣的從容淡定,娓娓而言。歷數每篇書評,都如他自己在《移動書房》自序中寫道的那樣『最好還能居高臨下,讓我能俯仰其間』,為的是『吞吐自如、自由想像』,不受各種偏見成見影響,能發出盡可能中正的評介。讀昆布的文字,能讓人安靜下來,雖然他的文字本身沒有勸人靜心的内容,但正如黃小黛在同一篇文章中所說的:
昆布的書引像小叮噹的隨意門,一下就讓人時光錯置在字湖裡...當然,最珍貴的是他的人格特質,由於他的客氣有禮,讀者在他面前總會自動謙卑,耍不起張牙舞爪的氣焰。
我就有深刻的體會,在跟昆布兄幾封信來回之後。發見自己説話為文收斂很多,我原是一個乖張的人,但是一直都嚮往那種文人的清風徐徐,儒雅安靜。只是沒有機會與他們接觸,現在面前就有一位儒雅之仕,一位『業餘,但認真十足的讀者』,就像一個藝途上莽突地小孩遇到了心中嚮往已久的『白鬍子的老先生』,原有的輕狂消失殆盡,開始虔心修行了。

昆布兄在新聞台與網友回言中説出了他對網絡文字的期許或者宣言:『我聽過有人對網路上的流通評價甚低,原因就是裡頭的東西太過隨興,或者輕薄短小,沒什麼深度。但我們透過閱讀書寫,認真經營,也許能推翻那種說法。網上的活力與便捷,是歷史上空前的,但要有點內涵仍需努力。』讀這樣的話語會讓我們安靜,讓我們回顧自己寫下的日誌文章。而我以前寫過一段很是輕薄隨興的東西,這次搬家決定踏實做人,認真讀書。

昆布兄愛書,愛讀書,也喜與人分享書帶與他的智慧快樂。他與我未曾謀面,網路通信也是斷斷幾封。上次回信中說近期將訪京,還說若是有時閒見上一面可能贈我幾本書讀。很是驚喜。期待讀到《移動書房》。

4 Comments:

At 11:59 PM , Anonymous Anonymous said...

怎么用繁体字啊~~~~

 
At 12:30 AM , Blogger 昆布 said...

哦,試試。覺得好看,整潔,緊湊,還帶溫習傳統中國文字:)

 
At 11:08 PM , Anonymous Anonymous said...

别用繁体,不好认,本来写的就难懂

 
At 4:57 PM , Anonymous Anonymous said...

:)

 

Post a Comment

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[Atom]

<< Home